文章详情

传统煤炭贸易商经历大洗牌 90%企业难以为继

 上海证券报消息,传统煤炭贸易商已经历了一次大洗牌,90%的企业在这个周期中难以为继。

 

自动力煤价格不断下挫以来,煤炭严重供过于求,煤炭贸易商更是背负着沉重的资金压力,难以周转。

 

分析人士表示,90%的煤炭贸易企业已经消失了,煤炭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格局已定,过去十年煤炭行业各种粗放的赚钱模式将不复存在。煤炭直销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传统煤炭贸易商将丢掉饭碗。

 

“曾经非常风光的广州港煤炭贸易如今十分冷清。在广州港经营的贸易商数量越来越少,新进的贸易商也很难抢到市场份额。”业内人士指出。

 

数据显示,受市场以及煤炭行业脱困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近3年煤炭贸易商排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在行业处境极为艰难的2015年,从事进口动力煤(含褐煤)业务的进口商已降至130家,到今年可能已不足百家。而在2014年,同类型企业尚存340家。在煤价顶峰时期,国内大小煤炭贸易商数量超过800家。

 

目前,煤炭贸易利润已从过去的数百元缩水至个位数,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库存。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到维持生存,煤炭产业链企业必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过去几年煤炭价格单边快速下跌,银行对煤炭行业收紧贷款,行业资金普遍紧绷,能否利用好期货工具或决定煤炭贸易商的生死。

 

但煤炭产业链上的大多数企业至今仍很传统,对于期货工具并不熟悉。还有一些企业受制于国企身份的限制,无法直接参与到期货市场中。

 

瑞茂通期货部门负责人介绍,2014年、2015年煤炭贸易商淘汰出局的情况非常多。这是因为原先煤炭行情一直上扬,产业链上签订长协合同风险并不大。然而从2014年开始煤炭行情急转直下,若相关企业没有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亏损就会非常厉害。

 

瑞茂通在国际市场采购现货的同时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价格下行风险。当公司所有库存面临预期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就进行期货卖出保值。若公司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则依托仓单或者港口库存向相关专业风险管理公司或者银行进行直接融资,进而经受住了各种冲击。

 

也有部分煤炭企业在运用期货工具,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伊泰集团期货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操作动力煤期货判断价格方向,可以对库存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也对上下游电力、水泥、钢铁行业,较以前有更深入了解。由于生产量远大于套保量,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做大量套保并不成立。但今年行业形势突变,动力煤价格止跌企稳,公司不排除买入期货合约进行保值,建立虚拟库存。

 

伊泰集团还在积极尝试期转现。去年,该公司曾与下游大客户成功完成了协议平仓、配对交货操作。由此,伊泰减少了煤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对方电厂也获得了价格较低且品质可靠的电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