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动力煤市场节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迎峰度冬期间,动力煤价格比较平稳,市场整体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进入1月后,由于供应充足及整体库存处于相对高位,同时1月中上旬天气偏暖,没有明显的寒潮影响,动力煤市场偏弱运行。1月下旬虽有较强的寒潮到来,但距离春节假期只有20天左右,已到迎峰度冬旺季的末期,寒潮对供需格局和市场情绪的影响极为有限,因此对动力煤价格也未有明显提振。目前虽然社会库存较峰值有明显回落,但电厂日耗也即将步入季节性回落期,寒潮的到来仅推迟了回落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回落的规律。旺季结束后,市场后续会有什么变数,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国内产量上看,202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11月放缓2.7个百分点。放缓的主要原因是12月中旬有一波强降雪,而降雪影响消除后,12月下旬煤炭产量再次迅猛增长,且高产量维持到今年1月,直到1月下旬再次受到降雪影响。国内高产量是下游终端尤其是内陆终端煤炭高量供应的基础,极大地放缓了终端去库速度。而今年保供局势缓解后,煤矿春节放假时间预计会较前两年保供时期更长。据了解,大部分民营煤矿开始放假的时间都在1月28日(腊月十八)到2月1日(腊月二十二)之间,因此,1月28日当天,陕西地区不少煤矿出现涨价的情况。而民营煤矿的复产时间一般在正月初十(今年正月初十是2月19日)前后,因此从1月28日至2月19日,国内煤炭产量都会偏低。

从进口煤来看,近期进口量一直保持在高位,其中2023年12月进口量达到4730万吨,同比增长53.0%,达到历史月度最高水平。这主要是由于2023年开始,进口畅通,同时进口煤比国内煤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进口量出现了明显增幅,全年进口量达到4.7亿吨,同比增长61.8%。2024年以来进口未有制约,且进口利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下游终端对进口煤采购积极,招标已经到了3月中旬。因此,整体进口量还会保持在高位水平,极大地挤占了沿海对国内煤炭的需求。

从煤炭社会库存上看,冬季整体以去库为主,其中港口去库趋势较好,部分港口库存已降至2023年以来的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贸易商对后市偏悲观,不愿持货过节,因此发运积极性较低,出货意愿较强,使得港口库存持续回落。终端库存在2023年12月保持较快的去库节奏,但进入1月之后,终端加大了拉煤力度,日均进煤量大增,再加上1月中上旬没有明显的寒潮,日耗虽然维持在高位,但也没有再上台阶,使得终端去库明显减缓。目前终端还保持着相对偏高的库存水平。

从需求端来看上,截至1月25日,重点电厂发电同比增长31%,耗煤同比增长22.7%,增速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春节时间较早,上年同期已进入春节低日耗期,而今年1月仍处于旺季。不过从农历的同比数据来看,今年日耗增长也在8%至10%左右,需求增速仍然不错。但由于旺季前备货较充足,且持续的充足供应,使得需求即便较好也未能很好地推动价格上涨。从非电用煤需求方面来看,化工持续保持着较好的耗煤需求,是产地高卡煤价的主要支撑因素。其他的非电用煤需求表现较弱。

整体上来说,迎峰度冬需求较为符合预期,有着不错的增长,但供应比预期强劲,无论国内产量还是进口量,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压制旺季煤价,使得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格在整个冬季都稳定在每吨900元至1000元。现在上下游企业开始陆续放假,整体煤价进一步平稳,节前预计不会有太大波动。

对于春节后行情,由于今年春节假期较长,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春节期间港口累库风险。由于春节期间港口作业不停,因此港口可能出现累库现象。不过上下游同时放假,且从近几年春节期间港口库存变化来看,除了保供最紧张的2021年以外,其他年份库存变动幅度都不大,因此,这一风险相对可控。二是下游进口煤持续到岸导致的风险。进口煤受春节影响较小,且2月进口煤基本已经定完,后续会持续到港,而终端消耗处于一年中最低水平,进口煤会有较明显累库,从而影响节后需求的恢复。三是目前终端库存相对偏高。这将导致节后需求不足,而如果节后复工后需求仍不高,对煤价没有很好的提振,随之就会进入长达3个月左右的电煤消费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