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要受长协拉运增多,及前期空单兑现推动,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出量增加,港口库存小幅下降。截至12月13日,环渤海八港合计存煤2589万吨,较12月1日下降了187万吨。
今年,煤炭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国内煤炭产量增幅先低后高,进口煤总量再创新高。主产区存煤稳定,而环渤海港口、电厂等中下游环节存煤保持高位水平,港口煤价总体平稳,涨跌幅度均较小。
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保持在近年来的高位水平,但山西等地存在产量同比下滑的情况,大秦线发运量保持中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环渤海港口煤价形成底部支撑,致使上半年港口动力煤最低价格整体保持在去年最低点之上。下半年,经济加快回暖,用电负荷提高,煤炭需求回升。但煤炭供应也在增加,煤炭发运加快。大秦线秋季检修结束后,铁路部门全力增量补欠、增加发运,而下游电厂日耗偏低,非电行业错峰生产。供应增加,需求低迷,导致港口煤价持续回落。
供应方面,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提升,今年全国煤炭产量较去年有小幅增长。而在全球供应持续增长、而欧美及亚洲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国际煤炭市场整体呈现供应宽松的局面,流向我国沿海地区的煤炭货源亦高于去年同期。1月至11月,我国进口煤达到4.9亿吨,预计今年进口煤将达到5.45亿吨,同比增加7100万吨。如此大规模的煤炭进口量对国内沿海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
价格方面,今年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波动频繁,但涨跌幅度小,运行相对平稳。年初,受需求低迷影响,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实际交易价(以下简称港口煤价)重心快速下移,从年初的每吨940元跌至4月10日的每吨813元。随后,受迎峰度夏备煤需求拉动,市场煤采购增加,助推港口煤价持续上涨了一个半月,涨至5月24日的每吨885元。此时即将入夏,受阶段性采购结束等因素影响,港口煤价开始小幅回落,跌至每吨850元后,市场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港口煤价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进入夏末,港口市场再次掀起涨价浪潮,受电厂夏末补库和非电行业复产双重因素拉动,港口煤价从每吨839元开始反弹。从8月24日至9月24日,港口煤价涨至每吨870元。9月的最后一周,受电厂阶段性补库和非电行业备料结束等因素影响,市场煤采购减少,需求逐渐走弱,港口煤价再次进入下行通道。10月,天气转凉,民用电负荷回落,电厂日耗急剧下滑,环渤海港口下锚船减少,煤价继续下跌。
10月24日大秦线秋季检修结束后,主产区和各铁路局增量补欠、高效供给发运,环渤海港口调入量持续保持高位。而电厂日耗保持低位,可用库存尚高,采购意愿不强,恶劣天气又导致部分港口封航,港口调出量整体不及调入量,港口库存连续刷新今年新高。环渤海港口煤价从9月25日一直跌至本周,从每吨870元跌至每吨813元。
目前,环渤海八港存煤2589万吨,比前期高点已有所回落,煤炭市场弱稳运行。从数据上看,当前电厂和港口存煤均在高位,几乎能满足年底之前的煤炭需求,供应多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买方更多选择的空间。
总体而言,今年,煤炭市场呈现相对宽松的运行态势,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处在趋势性下跌行情中,并在震荡下行和阶段性回弹中反复波动。明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落地落细落实,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煤炭需求增加,预计环渤海港口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时段性波动的发展趋势。